今年麥收,舞陽縣多措并舉,著力減少機收損失,助力糧食豐產豐收。同時,大力推廣秸稈打捆技術,通過秸稈回收再利用,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收雙贏。
6月1日上午,舞陽縣馬村鄉的麥田里,收割機、打捆機、運糧車、叉車等協作配合,小麥顆粒歸倉,秸稈迅速打捆(如圖)。
記者看到,小麥機收后,舞陽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拿著信封仔細尋找掉落的每一粒麥子。
“根據第一天的結果進行測算,每畝地損耗約0.8%。”舞陽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白衛衛告訴記者,這是在舞陽縣玉山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水肥一體化試驗田里進行的小麥減損技能比武。他們希望通過開展技能比武,引導農機手精細操作,樹立“減損就是增產”的意識,使小麥機收損耗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農機作業的經濟效益。
記者看到,秸稈打捆后,被貨車運往倉庫存放。前些年的秸稈還田場景,不見了。“三畝多小麥會產生一噸麥秸。”舞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馮彥告訴記者,連續多年的秸稈還田,容易導致土壤出現污染等問題。今年夏天,舞陽縣大力推廣秸稈打捆技術。秸稈打捆后,不僅消除了火災隱患,還可以用作飼料、工業原料等,助力農民增收。(記者:楊光)